之前只有大概知道《熔爐》的電影劇情,幾天前在圖書館裡看見就心血來潮的看完了。

不作死就不會死,好奇心能殺死一隻貓,說實在我有點後悔了,而且我不太能接受這是從真實故事去改編的。

 

讀後感:

  喘不過氣,不過又不像溺水,就是心悶,需要深呼吸才能繼續看下去。

  整本書從頭到尾都有種窒息感在壓迫著我,每一字每一句都像有人拿針在扎我的心。那種沉重的氛圍就像被濃霧籠罩的霧津,不過揮之不去的不僅是霧那麼簡單,是憤怒覆蓋在我心頭,久而不散。

  《熔爐》裡每一個聽障的孩子都讓我心疼,那些惡人更是讓我憎恨,他們的心裡是不是都住著惡魔?最開始選擇迎向死亡的全永秀是一切的開端,也是揭發所有黑暗的關鍵,一個孩子被逼到除了死亡別無他法可見有多絕望,與此同時那些絕望隨著他瘦弱的身體化為虛無,但也深根在他哥哥全民秀心中,痛苦永遠不會離開人世間,只會時刻宣揚它的存在。作者寫出來的文字很悲傷,悲傷中又充斥著憤慨,我想做點甚麼卻甚麼也做不到,這種無力感從書的開頭一直延續到結尾,文章戛然而止,我才坦然告訴自己,不可能會有快樂的圓滿結局,這就是現實。

  憤怒,是讓我繼續看下去的動力,我想要看見我所憎恨的黑暗被光明打壓至深淵不復存在,然而我只得到光明終將被黑暗吞噬的結果,書中的霧津帶給了人絕望,狠狠的敲碎了一切的美好又不切實際的冀望。不管是姜警官還是被告的辯護律師,這種官官相護的情景時不時在我腦中環繞,我必須強烈的告訴自己他們也有自己的家,大家都是為了生存,姜警官說的對,或許他們是在這件事裡濫用了職權,但他們一生也只有一次這樣的機會,這麼罪大惡極的事反而沒人願意相信它的真實性,寧可裝作沒發生過,催眠自己顛倒是非對錯,誰都不願為了這些弱勢群體而毀了自己的光明前途和家庭。不可否認的是我無法反駁。

  信仰的力量很強大,意味著有一群人對他們的信仰深信不疑。很多人藉著這份神聖的精神來顛倒黑白,濫用信眾的信任,打著「正義」的名號,在攻擊方面不留餘力,使人盲目地相信並以宗教力量壓制會造成情勢不利的人,那些有痛苦要伸張的人。我並不是說信教是不對的事,我反而贊成有一個信仰,能在你無助的時候支撐你,有一個前進的動力,但在書裡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教會的人用上帝的名義硬生生地扭轉了黑白,給那些惡人找藉口洗白,硬是給被害人安上「加害者」的罪名,他們身為被害人,權益、身心已被侵害已久,為何還得被人汙衊至此?

  我唯一的安慰是受害的聾人妍豆寫給姜仁浩的一封信,信裡面說姜仁浩就像是她的爸爸一樣,很感謝他能幫他們打官司,也帶給他們希望。特別是妍豆能聽見某個特別的音頻時,那分感動確實有透過書本傳達給讀者,聽障帶給她這種苦境,卻也還是在關鍵的一刻將她救起,儘管官司沒有打贏,這也是一種奇蹟。

  關於簽了和解書這件事,這就是現實層面,沒有錢如何過生活?就算正義得到伸張,也已經筋疲力盡,很多人撐不過去,犯罪者利用了這點把不安分的嘴給堵上,一勞永逸。這些家人做出的決定都沒問過年幼的受害人,他們也是迫不得已,每一滴淚都像流血一樣痛。

  和電影裡改編的不一樣,姜仁浩並不是聖人,他也是有過不堪回首的經歷,犯下難以挽回的過錯,甚至直到最後都還是抵不過現實的壓力而逃走了,背負著孩子們的期待轉而變成折磨,妍豆的那封信到最後肯定會變成他不敢再回想的記憶,他連道別都做不到。雖然是以他為主角,但姜仁浩的結局讓人非常不能認同,不管是作為一個老師還是一個人,他都應該完成這場混戰,陪著他們讓痛苦隨風飄散。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人,卻有窮凶惡極卻還逍遙法外的惡人。

  牽扯到太多道德論題了,再談下去沒完沒了,我只在此祈望世界能變得更好,不會再有這樣的事發生,不會再有第二個變調的慈愛學院。

 


看這本書的時候我是真的越看越生氣,身為女性我實在是不能接受,到最後看到這麼開放式結局我就炸了,怎麼看都是悲劇啊。

我說的內容很主觀,有甚麼不滿的人也看看就好。

 

掰掰,我是背景音樂。

arrow
arrow

    背景音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